关于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38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3-02-01 来源: 太原市民政局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分类 | 其他 | 公开日期 | 2023-02-01 | |
发布机构 | 民政局 | 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尊敬的段晋伟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尽快推动杏花岭区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 搬迁永安殡仪馆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站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壮大区域经济,加快推动杏花岭区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角度,从城市规划和发展、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民众心理、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率等因素,分析了利弊,指出了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提案。
太原市永安殡仪馆是为适应太原市殡葬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民政部的关注下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市民政局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筹建的全国首家高科技殡仪馆。单位性质为社会公益性全民事业单位。1993年10月开始筹备,1994年3月12日破土动工,1995年12月20日正式投入运营。现有职工110人,占地面积248亩,承担着全市60%以上死亡人口火化及殡仪相关服务任务。向社会提供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特殊整形、故人沐浴、礼厅设计、礼仪出殡、夜间守灵、个性化追思、全程引导、上门服务、24小时服务等富有特色且便捷利民的全方位殡仪服务。是全市推进殡葬改革,宣传传统殡葬文化,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承担社会职能的基础性载体,相信也能和其他行业共同发展进步。
发展区域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其出发点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殡葬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内容,关系到千家万户,日益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21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殡葬综合改革 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要求建立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生态环保、服务优质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殡葬事业健康发展。明确到2023年年底,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实现带火化功能的殡仪馆全覆盖,“十四五”末,实现公益性安放(葬)设施乡镇、农村全覆盖。大力发展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民生短板,成为新时代民政事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
根据全市殡葬事业的发展需要,太原市人民政府共划拨给永安馆土地194.42亩,土地用途为殡葬用地,其中大型停车场项目占地面积112亩,总投资上亿元,2014年清明节投入使用,被称为“全国首家殡葬惠民停车场”。为着眼于殡葬事业的长远发展,永安馆先后分三次租用了小返乡后沟村贫瘠(非耕)土地共计53.8亩,租期均为50年。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土地租赁时间长、费用低等问题,我局也已向市规划部门申请,完善永安馆用地手续后,按标准向土地所有集体支付征地费用。
殡葬行业是充满悲悯精神的行业,是生命教育的平台,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尽管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市民对殡葬行业的认识正在发生着理性的变化。但部分群众对我国殡葬文化的不自信依然存在,还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积极倡导与时俱进的现代生命观、死亡观、告别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补上重要一环。以上海龙华殡仪馆为例,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地处于徐汇区漕溪路210号。徐汇区作为上海商业圈之一,经济发达,该殡仪馆周边配套设施丰富,有大型公园、中高端居民区、工业园区及星级酒店等设施。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多次进行城市规划调整,龙华殡仪馆作为上海市全面推行火葬的一个历史性标志,伴随着上海城市建设同步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民生服务的重要设施。
殡仪馆作为发扬中国传统殡葬文化、传播殡葬文明的前沿阵地,不论地处何处,我们都将不断发挥公益属性作用,努力让殡葬文化以更文明的方式传承、发扬。永安馆乐意与周边企业、群众友好合作相处,并积极发挥文明单位使命,为全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贡献力量。
感谢您对殡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