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 关于对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3-02-01       来源: 太原市民政局      字号:[ ]

信息索引号 分类 其他 公开日期 2023-02-01
发布机构 民政局 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尊敬的冯海荣代表:

您好!您提出“关于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养老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您的建议关乎养老事业的发展。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民政事业

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模式路径、推进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壮大养老服务产业规模,有效推进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35号文件)出台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各级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52所(公办养老机构3所,农村敬老院18所,民办养机构31所);共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10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15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95个);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294个;开办322家服务半径为15分钟的老年餐厅和服务网点。全市共有养老床位31090张(含社区养老中心、城乡日间照料中心),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由2015年的17.9张提升至40张。

    一、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凝聚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合力

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定出台了《2020年太原市养老服务工作行动计划》(并办发〔2020〕17号)和《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并政办发〔2020〕53号),“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扩大养老服务就业政策、扩大养老服务消费、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全方位安排部署。

二、多措并举,加快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推进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档升级。各县(市、区)将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升级存量、做强增量,通过社会捐赠、村民捐款、企业捐助等方式,建立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基金,确保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健康持续发展。鼓励并支持社会组织、农民协会、养老服务机构等参与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管理,提倡以县(市、区)为区域,连片管理、连锁运营,形成品牌化、连锁化服务机 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每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每年不低于5万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市级按照星级评定结果实行“以奖代补”。

(二)加快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设施(敬老院)质量提升。

全面提升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质量。重点整合入住20人以下、房屋简陋、设施陈旧、安全系数低的农村敬老院。到2022年底前,全市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均达到二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特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能力明显提升。三县一市重点整合、提升现有敬老院,打造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特困人员满意度逐年提升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充分调动社会资源,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敬老院公建民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调整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结构。2022年底生活不能自理并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70%。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资源不足或暂不具备接收失能和半失能特困人员的县(市、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择优委托民办养老机构,釆取“一院两制”方式解决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能力不足问题。供养资金按照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和护理补贴标准足额拨付民办养老机构。统筹城乡养老机构布局。城六区可将政府兜底型老年福利院与农村敬老院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协同建设。

(三)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探索建立定期巡访独 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工作机制,积极防范和化解意外风险。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农村留守老 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农村老年人志愿服务,为农村独居、空巢老年人提供帮助。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落实相关社会保障政策。支持乡镇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基本医疗等服务。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 求,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依法为留守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四)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我市被民政部评选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城市,拨付专项经费3384万元,完成3076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我市以此为契机,按照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的要求,重点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机构,通过智能化、适老化改造,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有效推动机构专业护理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政府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